隨著國家政策對醫藥電商的政策放開 ,醫藥電商迎來多輪“解禁” 。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發表《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 ,對線上開具的常見病 、慢性病處方 ,經藥師審核後 ,醫療機構 、藥品經營企業可委托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機構配送 。指出要進一步促進醫藥電商創新發展智慧醫療健康服務 ,加快互聯網與醫療健康深度融合發展 。
在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牌照審批未取消前 ,共有第三方交易平台(A證)、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交易平台(B2B ,B證) 、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交易平台(B2C ,C證)三種證書類型 。 iiMedia Research(艾媒谘詢) 數據顯示 ,截至2017年9月取消審批 ,我國共審批發放互聯網藥品交易資格證929家 ,從業務形式來看 ,54家企業擁有A證 ;222家企業擁有B證;653家企業擁有C證 。擁有A證企業最多的地區是北京 ,有21家企業 ;擁有B證企業最多的地區是廣東省和浙江省 ,都有28家企業 ;擁有C證企業最多的地區是廣東省 ,有150家企業 。其地域特征與我國醫療產品銷量地域特征相符 。
2018中國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牌照發布情況
數據來源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iiMedia Research(艾媒谘詢)
iiMedia Research(艾媒谘詢)數據顯示 ,我國醫藥直報企業銷售總額(不含A證)從2015年的476.0億元增至2018年的920.0億元 ,此期間的年均增速達到28.0% 。2015年 ,隨著互聯網的推進 ,醫藥電子商務呈現爆發式增長 ,醫藥企業開始大規模地進軍電子商務領域 ,網上藥店 、第三方醫藥電子商務平台數量增長迅速 。
2015-2018中國醫藥直報企業銷售總額增長趨勢(不含A證)
數據來源 :商務部 、iiMedia Research(艾媒谘詢)
醫藥電商B2C模式可分為自營式B2C和平台式B2C ,盡管同時為普通消費者服務 ,但兩者在商業盈利邏輯上有顯著區別 ,自營式B2C通過自身品牌效應 、產品體驗的提升來吸引購買者 ,並以商品差價為盈利點獲取收益 ;平台式B2C通過平台自由的客戶流量來獲取第三方的廣告費用等獲取收益 。
2017年中國醫藥電商綜合實力排行顯示1藥網 、健客網上商店和康愛多掌上藥店為醫藥電商排名前三名 。其中1藥網主打B2C模式 ,並進行T2B2C新模式的探索 。
2018中國醫藥電商綜合實力排行
數據來源 :艾媒金榜 、iiMedia Research(艾媒谘詢)
艾媒分析師認為 ,隨著“互聯網+藥品流通”行動計劃地深入推進 ,醫藥電商行業將逐步進入轉型升級的創新發展階段 。在互聯網技術推動下 ,利用大數據 、物聯網 、雲計算等新技術 ,積極整合社會資源 ,發展平台模式 ,為上下遊企業提供新型供應鏈服務 ,為患者提供專業的要事服務和貼心的購藥體驗 。構建集互聯網技術 、醫藥專業物流 、供應鏈金融 、藥品新零售為一體的醫藥供應鏈智慧服務平台 ,實現工商協同 、品規協同 、醫藥協同 、營銷協同 、物流協同 ,對內降低流通成本 ,對外擴大終端覆蓋 。通過電子處方平台對接醫院信息係統 ,藥品數據平台將處方轉化為訂單 ,支持院內發藥、藥店自取 、送藥上門等多種購藥方式 。
近年來在多重醫改政策的宏觀調控下 ,醫藥分離新政和試點工作不斷 ,藥方外流是一大趨勢 。在未來處方外流的新流程下 ,患者可在獲取處方後選擇到零售藥店或平台購藥 ,處方藥從傳統的醫院銷售渠道到零售銷售渠道的分流預計將釋放千億級的市場 ,給醫藥電商帶來巨大的機遇 。
隨著“兩票製”政策的實施 ,藥品流通環節大幅壓縮 ,供應鏈扁平化進程加快 ,全國性藥品流通企業跨區域並購將進一步加快 ,行業集中度將不斷提高 。信譽度高 、規範性強 、終端覆蓋廣 、銷售能力強的大型藥品流通企業市場占有率迅速提升 ,而規模小 、渠道單一的中小代理商或被淘汰 。
未來 ,全國大型醫藥集團和區域藥品流通的龍頭企業以雲計算 、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為支持 ,積極整合供應鏈上下遊各環節資源 ,促進“物流 、信息流 、資金流”三流融合 ,建立多元協同的醫藥供應鏈體係 。大中型藥品流通企業在醫藥物流拆零技術 、冷鏈箱周轉體係 、物流全程可視化信息係統等方麵持續優化升級 ,打造信息化智慧供應鏈 。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艾媒研究院發布的《艾媒報告|2019全球與中國醫藥電商市場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艾媒報告|2019-2024年中國醫藥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